w26612502

首先你是一个人

最近非常巧合的先后看了电影《狗十三》和小说《偷影子的人》,都是关于成长 但感觉差距好大。然后去翻了一些评论,发现有些一边倒。究竟怎样更好的理解一些作品要表达的意思,怎样能在理解的同时可以顿悟 找到正确的指导 尽量避免用情绪思考处理问题 才应该是每位读者和观众尊重作品的态度吧。
我有在国外生活的经历,期间接触过一些离异家庭的孩子们。刚开始我顺理成章的用中国思维来看待他们,觉得他们可怜,话少就是因为压抑,甚至还觉得他们的心理肯定会有问题。但是时间久了我发现不是人家可怜而是我可笑。因为他们大都很独立,用他们自己的话说“他们是他们,我是我”,从中我见识了独立人格,人的权利和自由的方式,就像《偷影子的人》给我的感觉一样。小男孩的爸爸离开了他和妈妈,他并没有恨爸爸,面对妈妈强忍的悲伤,他没有探究,他给妈妈空间和时间,不打扰并乖乖的去睡觉,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恰到好处,这就是尊重。当他知道周末爸爸要来接他要把妈妈一个人留在家里时,小男孩非常暖心的为妈妈做了早餐以表示歉意,看到这里我真是泪流满面。对比电影《狗十三》,女儿有为爸爸和照顾她的爷爷奶奶做过什么吗?当我看到女孩因为愤怒而把爷爷推到,当然她不是故意的,但她并没有对摔倒后的爷爷表示关心,我也真是愤怒了,爷爷说他都不如一只狗,我也是同感。我想知道问题出在哪里?是个体差异吗?是家庭吗?是学校吗?还是社会呢?
中国家庭,父母和孩子中间似乎有一堵墙,彼此之间听不清,看不见,孩子不能体会父母的艰辛,父母也很难明白孩子真正的需要。好像看起来真是“独立”呀!父母离婚,孩子就呐喊“你们根本不考虑我的感受”于是充满怨恨,并把自己的委屈无限放大,把自己变成刺猬,同样伤害着关心她的人,最后也成功的将成人逼疯,也成了时而凶狠的动物。其实你的爸爸也不想那么粗暴的对你,你知道吗?你不能因自己的错误而把别人变成坏人!何必呢?为什么要彼此撕咬彼此伤害呢?彼此相爱不是更好吗?因为有爱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,不是吗?在看到小女孩委屈的同时,我也看到了她的任性;在人们都说小女孩缺少爱的同时,我却看到了小心翼翼待她的爷爷奶奶,一直想寻求和解的继母,夹在中间努力平衡一切的,连有了第二个孩子都不敢与女儿分享的可怜的爸爸。不觉得畸形吗?难道有个小弟弟,世上又多了个亲人不是应该高兴的事情吗?我突然发觉我很难理解这些桥段。联系到我自己,因为计划生育,我只有一个女儿,女儿经常说她没有弟弟妹妹,感觉孤独,她特别羡慕那些有的同学,因为这个我觉得对女儿有亏欠。难道我和电影里不是在同一个国家?
反观《影子》,小男孩的好朋友吕克,他父母经营着一家面包铺,生意时好时坏。他说他看到父母担忧的脸而自己又什么都做不了,这令他很难过😫。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体会父母的艰辛,小女孩你知道爸爸的苦吗?你算不算自私呢?还有当吕克即将有个妹妹时,他是多么开心呀,在他成人后也是一直觉得要照顾父母和妹妹,不能离开家去过自己的人生,与此同时他的爸爸却为了成就儿子的梦想而故意把他赶出门。所以究竟什么是亲情和爱呢?中国是不是应该认真思考这几个字呢?有人会说电影里的姐弟是同父异母的,我们真的这么小气吗,为什么要陷在关系里让我们变得狭隘?我们看到的是关系而不是人,这是我们和别人的不同。外国人领养孩子,有的家庭各种颜色都有,但这并不妨碍彼此相爱,因为首先我们都是人,是人就需要尊重和爱,那么我们就应该彼此给予,这是生命对生命的尊重。我要告诉那个小女孩,你是人 你要尊重自己作为人的这个身份,是人就需要爱,爱自己也要爱别人,别把自己不当人看,因为恐怕别人也会这么看你。假如你能试着体恤父亲,感恩爷奶对自己的照顾,你的委屈和怨恨是不是也能减轻一些呢?
对比完这些我一直在思考究竟哪里出了问题。是教育?是文化?是信仰?应该都是 只是不知道哪个带动哪个的。从电影我看到了不成熟的人群,他们普遍自私而软弱,需要被哄着被呵护,只关注自己的感受,巨婴没跑。有的评论说 小女孩最后不得不对父权社会妥协而长大,我宁肯相信是因为她最终理解了父亲的不易,她开始试着去体会和接纳成人世界,这就是长大了!

评论